公共管理平台 | 建设企业评估公示一张网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信用与法

“江苏好人”的诚信坚守:绝不能失去诚信去赚钱

发布日间:2020-09-20   浏览次数:511

“20年前,我的企业刚刚起步,正处于艰苦创业期。一次,从辽宁盘锦一家企业进口油品,到家过磅时发现多了不少油品,运输的驾驶员解释说,货款已付,油品多点是正常的事,不必说明和退还。”15日,沈赛斌告诉记者,当时公司创建不久,亟需流动资金。面对意外“福利”,他不为所动,核实清楚后,当天就补齐了货款。盘锦这家企业从此把德石公司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,一直合作至今。

沈赛斌说,这是他从诚信经营中挖到的“第一桶金”,从此,诚信立业的经营理念成为他经营公司的信条。“做人和做企业都要以诚信为本,决不能失去诚信去赚钱。”

沈赛斌是江苏宿迁一家润滑油企业负责人,亦是江苏宿迁诚信协会会长,“诚以修身、信以立世”是他始终秉持的人生信条。“有人嘲笑我‘傻’,但我却从一些看似‘傻里傻气’的举动中受益良多。”沈赛斌说,在他“诚信立业”的坚守下,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,已从当初年营业额不过十多万元的小微企业,成长为年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的优质企业。

2014年4月,在一次聚会中,沈赛斌口头答应帮一家企业作300万元借款担保,半年后,那家借款企业却因上游企业困难导致无法偿还。了解情况后,沈赛斌对出借方说,虽然只是口头担保,但说过的话就要担责。当日,沈赛斌连本带息代偿了300余万元。2016年2月,借款企业经营逐渐好转,按照约定将欠款全数还给沈赛斌。

“身边不少人认为只是口头担保,没有法律效力,劝我不要还这笔款,但人家是因为我开口才同意出借的,我不能辜负了朋友的信任。”沈赛斌说。

担保是一种互助行为,也是一种风险行为。2015年4月,沈赛斌遇到一个担保大麻烦,面对2000万元的巨额担保责任,他不仅没有避险,反而设法盘活倒闭的企业。

江苏宿迁一家首屈一指的生产磷肥和硫酸的企业由于发展需要,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。沈赛斌公司与该银行有过多次合作,信誉好,且与该肥料生产企业有业务往来,银行遂要求由沈赛斌公司出面担保。沈赛斌考虑该企业以前经营业绩不错,就答应了。但由于受到市场行情以及经营者决策的影响,该企业无力偿还到期贷款。

在此之前,沈赛斌也有预感,有朋友出主意给他,暂时注销公司规避一下担保责任,面对2000万元的担保责任,沈赛斌却果断地说:坚决不能这样做,不然我的良心将一辈子都不能安宁。自2015年至今,每月21日前,沈赛斌都要为该企业偿还7万余元贷款利息。

“以前宿迁经济欠发达,不少当地企业现金紧张,导致不能按照协议付款,给很多外地企业留下不好印象。”沈赛斌说,创业初期,自己也饱受“诚信”之累,不少苏南及外地企业认为宿迁人不讲信用,不愿意合作,或者必须要求先付款再出货。“那时候我就暗下决心,要凭借自己的诚信打开市场。”

现如今,沈赛斌的“傻里傻气”在圈中出了名,信誉成了他最大的财富。“看上去我失去很多,其实我受益更多,上游企业对我的账期非常宽容。此外,融资成本也降低很多。”

将诚信作为社会担当的基石,凭诚而立。沈赛斌帮助弟弟偿还农民工工钱;出资修建乡村道路;向武汉捐款捐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……27年创业路,沈赛斌坚持以诚相待、以信相交,始终把“诚信”装在心里。

沈赛斌先后获得首届江苏省“百名诚信之星”、江苏省第四届“十大诚信标兵”等荣誉。2018年,沈赛斌入选“江苏好人”。他所创办的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”、江苏省质量信得过企业、江苏省质量诚信AAAAA级品牌企业。



--文章来自东方网